返回

王府弃子的逆袭之路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58章 请求陛下立斩此獠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#34好吧,就这么定了。天气渐热,各部门要做好防暑措施,同时照常行事,不必等我一一询问。尤其是户部,各地的救灾事宜必须迅速响应,不可拖延推诿。若我发现有官员玩忽职守,让百姓受苦……我必将严惩不贷!#34

    赵辰说完这番话,便退朝了。

    全体臣子恭敬送他离开,然后陆续退去。这段时间,自然没有人敢怠慢或搞小动作。

    有了黑卫的存在,任何官员胆敢敷衍塞责,不务正业,只能说是自绝仕途。

    大臣们不禁感慨,如今的官场风气与从前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以前让其他部门做事,不推诿扯皮就算是谢天谢地了。遇到摆谱的,哪怕是小事,也要耗上几天才能搞定。

    现在可好。

    一天内就能办妥,有时甚至不到半个时辰便有结果,效率之高,令人赞叹。

    关键是黑卫这柄利剑高悬,不顺眼的官员随时会被裁决,不认真履行职责,只图私利,便是自寻死路。

    这位新任吾王陛下,对于尸位素餐的官员绝不留情,说杀就杀,说囚就囚,以严厉公正著称!

    朝会结束后,赵辰回到御书房,听取杨宣妃的禀报。

    #34吾王陛下,十龙卫与二十四梅卫传来消息,他们正返回帝京途中。#34

    赵辰闻言,脸上掠过一丝喜悦:#34如此说来,他们成功了?#34

    杨宣妃点头,但神情严峻:

    #34不过吾王,此事恐怕不会那么顺利。即使成功了,北赵一旦发现他们的长公主失踪,必定不会轻易放过,定会派兵追踪。所以,十龙卫和二十四梅卫要安全归来……困难重重。#34

    赵辰点点头,瞥了杨宣妃一眼,说道:

    ...

    #34此事乃神秘莫测,不宜明面提及,只能在暗处悄然行事,故而全凭他们之力,朕若再派兵途中相助,便涉两国纷争。私事一旦交织国事,繁难无比矣。#34

    杨宣妃深谙其理,思索片刻,提议道:“陛下,其实尚有一策可行。”

    “愿闻其详。”赵辰目光中透露着一丝诧异,看向杨宣妃。

    “陛下,日前微臣禀报过,中山之人在帝京城内行踪显露,毫不避讳。近几日我方已查明他们的意图。”

    “哦?他们意欲何为?”

    “听闻两个月前,中山遭受一队神秘刺侵袭,目标直指中山王。据俘虏供词,指使者来自帝京城,故此番中山遣使,旨在调查此事,意在探查是否与……陛下您有所关联。”

    赵辰闻言,眼神微敛,淡笑道:“未曾料到中山竟有如此变故,颇富戏剧性。”

    话音稍作停顿,赵辰冷笑道:“如若查明此事确为朕所为,中山又将如何应对?”

    杨宣妃望向赵辰,连忙回应:

    “陛下,中山遣使不加掩饰,恐怕并不在意刺是否真由陛下派遣,甚至可能那些刺根本不存在,只是中山想找一个……前来帝京城的理由罢了。”

    赵辰闻言,顿时脸上掠过赞赏之色,说道:“宣妃,看来你的洞察力日益精进啊。”

    上次杨宣妃提及中山人的无所顾忌,赵辰便觉察到中山或许正等待时机,如今杨宣妃直指问题核心,确是长足进步。

    杨宣妃略显羞赧,接着说道:

    “中山的真正目的其实不难揣测,中山与朝廷之间关系微妙。如今陛下执掌朝政,大景天下四境安宁。

    “反观中山,此刻应是抉择之时,故此派遣使者至帝京城,特意制造这般借口,无非是给中山王一个台阶下。

    “据此,微臣认为,我们不妨顺势而为,让中山王……派出人马接应十龙卫和二十四梅卫……以此彰显中山的决心!”

    赵辰听完,笑了,答道:“甚好,依你之计行事!”

    杨宣妃立刻喜形于色,仿佛获得了极大的认可。

    东方楚地。

    皇宫之中!

    楚帝端坐龙椅,下方文武百官争论不休。

    皆因东楚皇太子楚阳的信函抵达,信中传达了大景皇帝的意愿,东楚只需主动割让两座城池,即可平息战端!

    若东楚执意战斗,必将付出惨痛代价,大景的钢铁骑士将踏足东楚皇宫!

    于是,今日朝堂之上,官员们争论得沸沸扬扬。

    有人赞同并支持这一提议,有人则坚决主张抵抗到底!

    东楚的首席宰相司马图沉声道:“陛下,此战起因是我大楚率先挑衅,如今退败连连,景国的宽容与承诺已属难得,老臣认为应予接纳!”

    司马图的追随者们立刻响应,声浪涌动。

    然而!

    东楚的太师卓之远却反驳道:“陛下,我大楚王族历经三百载,何时曾受此等耻辱?历来是我大楚令他国俯首,岂能让他人迫使我们低头?老臣坚决反对,大楚当拼死抗争,绝不退缩!”

    “没错,宁死不屈!”

    “大楚的勇毅不能丢!”

第258章 请求陛下立斩此獠!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